本中心自103年8月1日起執行科技部「落實我國2050因應氣候變遷願景應有的促進綠色成長與完善就業環境規劃」之子計畫「由國際法政趨勢看落實我國2050願景之綠色成長與就業」。本子計畫之主要目標,在於透過銜接國際法政架構所驅動的綠色貿易發展趨勢,借鏡各國對應低碳遠景的措施,擬定我國的在地因應氣候變遷策略建議,以利我國的綠色經濟成長與創造綠色就業。
Purpose 專案目的
近年來,
國際間對於國家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乃至產業部門或個別城市的永續發展,都有相當多的探討。而我國在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努力雖已有相當的成果,調適部分亦有長足發展,只是相較於歐美日韓等均以產業之對應發展及綠色就業為重心之趨勢,我國在此部分的政策法規容或有不足。
是以,
如何在具體的推動方案上,參考國際近來強調自技術應用與擴散來帶動產業暨就業的政策,導入我國具優勢之相關科技,評估我國具發展潛力且具國際競爭力之低碳產業,輔以對應規劃以優質就業為目標之勞工職能養成規劃,透過法規及政策調適,促成我國低碳經濟與優質綠色就業之發展,為整合計畫的整體目標。
因此,
本研究目的即在於透過國際法政思維與相關制度發展的分析,探討我國如何利用科技帶來的機會,將國際上的壓力與現今生態環境的衝擊轉換為良機,尋求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永續之路,並且思索我國參與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之國際合作路徑。
Execution 專案過程/成果
綠色經濟之內涵

資料來源:林蕙薰,2008,「發展台灣綠色經濟統計之研究」,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規劃研究,頁217。
綠色經濟一詞,最早出自1989年英國學者Pearce等人受政府委託所撰寫的「綠色經濟藍圖」(Blueprint for a Green Economy),目的是為回應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提出之永續發展報告,就永續發展提出完整之政策規劃。
綠色經濟是在不超過生態系統容受能力下,實現「環境-經濟-社會」平衡發展的經濟體系,其涵蓋領域包括綠色產業、綠色消費、綠色科技、綠色就業、以及綠色投資等經濟活動。
全球層次
UNEP - 再生能源部門別之目標及政策選項
UNEP於2008年發起「綠色經濟倡議」(Green Economy Initiative),並於2009年提出「全球綠色新政」(Global Green New Deal),強調公共投資(public investments)、政策配套(complementary policy)、價格改革(pricing reforms)有助於啟動綠色經濟轉型,活絡經濟、創造就業。 隨著Rio+20後「綠色經濟行動夥伴計畫」(PAGE)之啟動,UNEP除研擬綠色經濟政策評估指導手冊外,也就十大部門 (農業、漁業、水、森林、再生能源、製造業、廢棄物、建築、交通、旅遊),分別列出可能之目標及促成條件(如上表所示)。

資料來源: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2011, Harnessing trad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 green economy, Switzerland
WTO下關於綠色經濟的政策工具與目標
為因應Rio+20,WTO在2011年提出加速發展綠色經濟的相關政策工具,如上表所示,包括(a)提高環境要求;(b)價格與市場機制;(c)輔助配套;(d)綠色採購。
世界銀行

資料來源:The World Bank, Inclusive Green Growth: The Pathwa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2.
世界銀行於2012年指出,永續發展的三大支柱包括社會永續、經濟永續、環境永續,而此三支柱分別都是高度相容且互補的,但經濟永續和環境永續之間有時並不相容。綠色成長的概念旨在確保經濟與環境永續得以相容。
OECD

資料來源: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Towards Green Growth: Monitoring Progress: OECD.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整合了諸多的國際機構的統計資料,提出了綠色成長指標(Green Growth Indicators),並建構一綠色成長知識平台分享相關資訊與出版。具體而言,分成五大構面: 社經內涵與增長、環境與資源生產力、自然資產監控、生活環境品質、經濟機會與政策回應;此五大構面下分別有諸多統計指標所架構而成。
區域層次

資料來源:SwitzerlandEuropean Commission (EC), 2011, A roadmap for moving to a competitive low carbon economy in 2050, Brussels.
歐洲聯盟(EU) – 永續發展近年政策與宣示
上圖為歐盟近年於永續發展提出的相關政策與宣示。其中,歐盟執委會於2011年提出「邁向2050具競爭力的低碳經濟路徑圖」,指出在2050年歐洲境內碳排放水平要降低到1990年碳排量的80%以下,並分別提出2020、2030、2040三個階段性目標。如果歐盟可以按照目前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比重提升的目標發展,將可完成階段性的目標;其中亦提及諸如碳捕獲與封存、部分低碳科技、智慧電網、電動車輛,對於日後大規模且具經濟性的能源普及,具有關鍵的影響。
國家層次
美國 – 近年推展綠色經濟之相應法案
美國近年在永續發展上,亦提出許多相應政策及法案,下表為美國2005~2012年簽署與通過、旨在淨能、減碳與提升能源效率的相應法案
韓國 - 「綠色成長委員會」協助跨部門協調之架構圖
韓國是亞洲乃至全球響應聯合國綠色經濟倡議的領頭羊,2008年時任總統李明博即宣示韓國的國家發展新願景核心是「低碳,綠色成長」,並在 2009 年發表「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在總統辦公室下成立「綠色成長委員會」(The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Green Growth, PCGG),旨在協助韓國低碳與綠色成長相關計畫,下圖為委員會組成之架構圖,除中央政府以外,地方政府亦建立相同之委員會,市長應審查評估當地綠色成長計畫,並彙整報告繳交至中央政府。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之綠色成長委員會,均應指派一位綠色成長企劃官,負責協調跨部門之整合工作。

資料來源:Green Growth Korea website, About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Green Growth
初步研究發現
● 發展綠色經濟的驅動力是基於永續、平等之價值。檢視完國際法政思維與相關制度發展,我國應思索如何將國際上的壓力與環境衝擊轉換為良機,尋求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永續之路。
● 綠色經濟已漸成為國際趨勢,各國際組織提出各種政策建議或研擬相關指標,不約而同強調必須因地制宜。轉型為綠色經濟是我國的重要課題,但必須思索如何在政策與法規面上做好因應與配套措施。
● 我國若欲研擬2050之願景,落實重點應在於整合基礎研究,並於程序中廣納利害關係人,使綠色轉型雨露均霑。國際社會上,我國身為 WTO及APEC一員,可嘗試在既有制度平台中設定議程,持續參與各項倡議網絡,同時協助我國產業全球佈局。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LAW" 研討會
本團隊於2015年8月26、27日參與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LAW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LEGAL REGIME IN ASIA: THE RULE OF LAW IN THE FIELD OF CLIMATE ADAPTATION”」研討會。於高雄漢來飯店發表學術論文一篇,題目為"Green growth and employment perspective in Taiwan - A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cy analysis"。
專案成員
林瑞珠
計畫主持人
蘇威年
共同主持人
許雲翔
協同主持人
陳韋名
博士後研究員
專案時程表
2014/08
第一年度計畫開始
2025/07
全球層次
本子計畫首先從全球層次切入,分別檢視聯合國與專門機構的重要文件,以及重要國際組織之倡議(包括UNEP、World Bank、WTO、OECD等)。
2015/08
第二年度計畫開始
2025/07
區域層次
以區域層次切入,探討歐盟(EU)、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PEC)、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之綠色經濟相關作為。
2015/08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LAW" 研討會
本團隊於高雄漢來飯店發表學術論文一篇,題目為"Green growth and employment perspective in Taiwan - A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cy analysis"
2025/07
國家層次
檢視各別國家,包括美國、英國、中國、日本、韓國在綠色經濟上的執行層面與具體行動。透過爬梳綠色經濟之國際發展路徑,釐清綠色經濟之內涵與國際趨勢,以收他山之石攻錯之效,並初步檢視當前臺灣之相關進展
2015/09
Malta Legal Forum o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本團隊於2015年9月前往馬爾他參與氣候變遷研討會。
2025/07
臺灣綠色發展
對於我國而言,如何將這些國際與區域規範(norms)與相關制度(institutions)在地化,積極「調適」因應,是一項值得探究且相當迫切的議題。
2015/12
"2015 Paris Climate Conference -COP 21"
本團隊於2015年12月前往巴黎參與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大會。
相關照片/影片